臺灣的公共圖書館

毛慶禎

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2001/08/29


現況

依據《圖書館白皮書》所示,2000年時, 臺灣地區有公共圖書館435所,另有分館113所。

公共圖書館係依據「社會教育法」設置,省(市)立圖書館或文化中心隸屬省(市)政府,縣(市)立圖書館或縣(市)立文化中心分別隸屬縣(市)政府,而鄉(鎮、市、區)立圖書館則隸屬鄉(鎮、市、區)公所。

此外,目前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隸屬教育部,國立臺中圖書館隸屬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各館均依組織規程建立組織,私立圖書館則依據教育部頒布「私立社會教育機構設立及獎勵辦法」申請立案,受省市教育機關督導。

依據隸屬關係,臺閩地區公共圖書館區分為六級:國立、省市立、縣市立、鄉鎮(市)立、社教館及私立等,各種公共圖書館發展規模不一。除了提供閱覽、參考諮詢服務外,並為民眾提供知識性的藝文休閒活動,如展覽、演講及表演等推廣活動。

依據《臺灣地區的圖書館事業》統計資料,1997年臺閩地區共有435所公共圖書館(另有分館113所)。各級公共圖書館的資源與服務統計如下:

1977年,政府推動十二項建設,加強各縣市文化中心建置。臺灣省政府於1986年至1997年間進行三期文化建設;1991年教育部訂頒「公共圖書館營運管理要點」;臺灣省教育廳自1996年起成立「臺灣省公共圖書館資訊網路輔導諮詢委員會」,輔導各級公共圖書館建立圖書館自動化與資訊網路系統等。

精省之後,原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升格為國立臺中圖書館;原臺灣省文化處改制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中部辦公室,兩者於輔導縣市公共圖書館功能更為彰顯。目前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隸屬教育部,國立臺中圖書館隸屬文建會,兩者都負有協調輔導公共圖書館之責,而國家圖書館主要任務亦在輔導全國圖書館,三館協力共謀公共圖書館之發展,公共圖書館前途應十分可期。

然長期而言,公共圖書館發展仍需依賴行政專業化的中央及地方行管理機構,予以統籌、規畫及執行各項輔導業務。

國立公共圖書館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及國立台中圖書館兩所。

臺灣分館

1915年(日本大正四年)八月九日本館的前身,日據時期的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正式創立,設館址於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左後方(今博愛路與寶慶路口)的舊「彩票局」內。

民國三十四年十月臺灣光復,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接收。民國三十五年合併日據時期的南方資料館,由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成立圖書館,並借用台北市新公園內的臺灣省博物館一樓開館。 

民國三十七年五月改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更名為臺灣省立台北圖書館。

民國五十一年遷館至台北市新生南路一段一號的新建館舍(即現址)中,並陸續將原分藏於新店 檳榔坑、木柵馬明潭等處的圖書運回收藏。 

民國六十二年七月一日,奉令改隸教育部,並更名為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迄今。

是一所服務社會大眾,保存地方文獻,促進學術研究之國立圖書館,同時兼具公共圖書館與學術圖書館的雙重特色,職司各種圖書資料之蒐集、編藏、考訂、展覽、研究、推廣等業務,並負有輔導臺灣地區公私立公共圖書館的職責。

台中圖書館

設立於民國十二年五月十五日,名為「臺中州立圖書館」,三十五年三月改名為「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三十六年五月正式改隸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民國五十六年於現址台中市精武路二九一之三號,籌建一座樓高十層之新館,並於右側附建可供多元化使用的中興堂一座,於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全部竣工,正式啟用。

六十五年再於台中市南屯區黎明新村博愛街九十七號興建黎明分館一座。民國八十六年五月改隸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八十八年七月改隸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並更名為「國立台中圖書館」。

省市立圖書館社教館

圖書館有四:省政府圖書館、臺北市立圖書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圖書館。社教館有七:台北市社教館、高雄市社教館、新竹社教館、彰化社教館、臺南社教館、臺東社教館、連江社教館。

依據民國43年1月13日與民國58年11月17日修正公布之《各省市公立圖書館規程》設立省市立圖書館。

縣市立公共圖書館

臺灣地區有21縣市, 設有23所文化局圖書館, 一所臺南市立圖書館。

鄉鎮市立公共圖書館

民國74年省政府教育廳頒布《臺灣省加強文化建設重要措施》, 自75會計年度起, 由省或縣政府, 以三年為一期的補助方式, 分期在各鄉鎮市設立一所以上的圖書館。至90年為止, 全省309鄉鎮及5個省轄市裡, 除了彰化市、臺東市無市圖書館外, 已有307個鄉鎮市設有圖書館, 共有345個圖書館。

私立公共圖書館

依據教育部頒布《私立社會教育機構設立及獎勵辦法》申請立案, 現有61所私立公共圖書館。

遠古至漢

老子是第一位圖書館員。史記「老莊申韓列傳」稱老子為「周守藏室之史」。

秦代的史館為「蘭臺」, 官史為「御史中丞」。漢書 「百官公卿表」: 御史大夫, 秦官, 位上卿 ... 掌副丞相, 有兩丞, 秩千石, 一曰中丞, 在殿中蘭臺, 掌圖籍秘書 ...。實際掌管的應是文書資料, 而不是圖書。

秦始皇曾刻意蒐集天下書籍, 集中管理。史記「秦始皇本記」說: 始皇 ... 曰: 吾前收天下書, 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 郤以興太平, 方士欲練以求奇藥 ... 。

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 焚燒「非博士官所職」的「天下書」。

西元前26年(漢成帝河平三年), 劉向受命整理圖書, 才開始有圖書分類典藏制度, 他們的工作到了西元前5年(漢哀帝建平元年)才完成。漢書「藝文志」: 故有輯略, 有六藝略, 有諸子略, 有詩賦略, 有兵書略, 有數術略, 有方技略 ... 。

蕭何建石渠閣以庋藏秦代圖書, 是為專屬藏書硬體建築之始, 但它的管理仍屬任務編組, 直到東漢桓帝才將圖書館視為常設的機構。「通典卷二十六•職官典•秘書監條」: 桓帝延熹二年, 始置秘書監一年, 掌典圖書古今文字, 考合同異, 屬太常。時為西元159年, 秘書監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可惜找不到公開供人利用的記載。


魏晉迄隋唐

魏、晉、南北朝以迄隋唐, 承襲漢代的模式, 曹魏、晉、宋、齊、北周稱為秘書監, 梁、陳、北魏、隋、唐稱為秘書者。

根據隋書「經籍志•史部簿錄類」的記載, 從晉到隋, 國家圖書館的館藏目錄有十七部之多; 倘若再加上新唐書「藝文志•史部目錄類」的記載, 官方的館藏目錄將近四十種。

分類方式由七分法演進為四分法, 更詳細分為四十餘類, 讓書目的順序和插架的順序一致。

這個時期的圖書館, 祗有校理人員沒有研究人員, 皇帝可以任意處置, 有借無還。一般士人想要利用這些藏書祗有二途, 讓皇帝一時興起, 攜帶入閣參觀, 或設法入藏書處工作。唐代以前的圖書館是不開放的, 若非職守, 難以入內閱書。


宋至明

唐代中晚期發明印刷術, 讓書目籍的數量大幅增加, 趨使圖書館走向半開放狀態, 高階或有需要的大臣, 可以有限度的入內閱讀, 公立學校學生也可以借閱藏書。

宋代的國家圖書館是崇文院, 借書的多, 還書的少, 已然具有現代圖書館的架式。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 秘書監被裁撤, 有一千二百多年歷史的國家圖書館退隱。將藏書放在翰林院的文淵閣內。

明孝宗弘治年間, 因邱濬的建議, 把檔案文獻分立出來。

地方的各級學校幾乎都設有圖書館, 對學生完全開放, 甚至允許把書帶回家閱讀。

北宋的白鹿書院可以把書借出圖書館, 在院內閱讀的記錄。

宋代的官設書院冇87所, 官私合辦的有14所, 私人辦的有64所, 它們的圖書館已具備公共圖書館的性質。元明清完全承襲這個制度, 不但有圖書館的管理制度, 而且是走入社會, 產生影響的圖書館。


清朝

清乾隆49年, 高宗下令將江南三閣: 文匯閣、文宗閣及文瀾閣的藏書, 公開給任何需要的人入內閱覽。

天錄琳琅的書係皇帝私產, 不允許大臣使用。

乾隆37年下令蒐求圖書, 費了十多年完成的「四庫全書」, 才是清代的國家圖書館。

嘉慶七年, 廣東惠州的官立書院 - 豐湖書院, 有這樣的借書規則:

最早出現的公共圖書館是1990年杭州府創辦的杭州藏書樓,即浙江圖書館的前身。

有學問的人才能擔任圖書館員的工作,因此,讓圖書館的任務傾向學術性的推展,而忽視一般民眾的生活需求。


臺灣

根據1995年的調查,共有439個各級公共圖書館。

1901年, 私立臺灣文庫在基隆成立, 同年石阪莊作在淡水成立私立石阪文庫。

1915年, 成立總督府圖書館。

1943年, 除總督府圖書館及南方資料館外, 全台灣共有九十三所圖書館, 藏書卅五萬冊左右。

1945年, 合併總督府圖書館及南方資料館, 成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

1947年, 更名為省立台北圖書館, 同時將台中州圖書館更名為省立台中圖書館。台灣省各縣(市)圖書館組織規程公佈, 多數縣市都有圖書館, 大約有五十所鄉鎮圖書館。

1973年10月, 省立台北圖書館改制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1976年底, 謝東閔在省主席任內, 曾提出「一鄉鎮一圖書館」的構想, 雖然未能全面實施, 但在66年至74年的八年之間, 各鄉鎮自籌財源新103所圖書館, 佔全省309鄉鎮市的三分之一。

文化建設

1977/9/23, 行政院長蔣經國在立法院做施政報告時宣佈: 政府在十項建設完成後進行的新十二項建設時, 加入文化建設, 在臺灣地區完成每一縣市之文化中心, 包括圖書館、博物館及音樂廳

1978年起,政府大力推動十二項國家建設,其中第十二項為文化建設,對圖書館硬體建設方面頗有建樹,包括:國家圖書館(原國立中央圖書館)新館的遷建、各縣市文化中心的成立、全省309個鄉鎮普設圖書館等。

1980, 臺灣省各鄉鎮縣轄市立圖書館組織規程

1981年澎湖縣立文化中心首先成立, 至1996年, 每個縣市都有文化中心。

1984年, 關始建設鄉鎮圖書館, 迄今多數鄉鎮均有圖書館1985年, 在「臺灣省加強文化建設工作研討會」中決議, 將使每一鄉鎮市均成立圖書館, 分三年實施, 務使一鄉鎮一圖書館實現。

1993年至1998年間政府又推行「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加強國立中央圖書館建設六年計畫」。1997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通過「臺灣省公共圖書館自動化及資訊網路規畫要點」,落實公共圖書館與鄉鎮圖書館自動化與網路資訊系統的架設。

1995年的調查顯示, 臺灣地區共有 439 個公共圖書館, 其中有 4 個省市立圖書館、8 個各級社會教育館、22 個縣市立文化中心圖書館或縣市立圖書館、 313 個鄉鎮市圖書館。

1997/9 鄉鎮市區圖書館已開供民眾使用者, 有三百所, 另有第二館或分館者有三十所(教育部圖事業委員會會訊 25 1997/10)

1999年一月在立法院成立國會圖書館,開創最高民意機關資訊服務的新局面。民國八十八年七月原臺灣省立臺中圖書館改隸為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轄屬國立臺中圖書館,有效提升公共圖書館經營與資訊服務。

各縣市文化中心於1979年起陸續動工,新竹市、嘉義市及嘉義縣,因為縣市分治緣故,分別延遲至1996年及1992年啟用,其餘多在1981年至1985年間啟用。

大事記

1901年(光緒廿七年)   臺灣協會的板內正六等人,於台北書院街淡水館內設立臺灣文庫, 為私立公共圖書館之始; 1907年(光緒卅三年)休館。
1909年(宣統元年)   石板莊作在基隆創立石板文庫。
1914年   臺灣總督府圖書館成立。
1923年   公佈臺灣公私立圖書館規則」。
1927年   臺灣圖書館協會成立。
1943年   除總督府圖書館及南方資料館外, 全臺灣共有九十三所圖書館, 州立2所,市立9所,82所為街庄圖書館,藏書35萬冊左右。
1945年12月 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臺灣省圖書館), 接收總督府圖書館及南方資料館。
1946年10月 公佈「台灣省各縣市立圖書館章程」
1947年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圖書館更名為省立臺北圖書館, 同時將台中州圖書館更名為省立台中圖書館。
公佈「台灣省各縣(市)圖書館組織規程」, 多數縣市有圖書館, 大約有五十所鄉鎮圖書館。
1973年10月   省立台北圖書館改制為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1977年9月 行政院長蔣經國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中說明: 「為了
  • 更加充實國力,
  • 強化經濟社會發展,
  • 提高國民生活水準

,  ... 決定要再進行十二項建設」。
第十二項建設為: 「建立每一縣市文化中心, 包括圖書館、博物院、音樂廳」

1978年 二月, 蔣經國總統宣佈: 「在五年之內, 分區完成每一縣市的文化中心, 隨後再推動長期性的合性性的文化建設計畫。」
十月, 行政院通過「建立縣市文化中心計畫大綱」, 預訂自1979年至1983年別完成各縣市文化中心。
1980年9月 台灣省修訂「建立縣市文化中心計畫」
1981年   第一個縣立文化中心在澎湖成立。
1984年   開始建設鄉鎮圖書館。
1994年 教育廳每年擇定3個縣,由該縣文化中心選擇5個鄉鎮市圖書館,每館給予新臺幣80萬元的經費補助,規畫自動化及網路連絡系統。南投縣是該計畫的第一個受惠者。

結論

待努力方向:

  1. 人員專業化
  2. 館藏量再增加
  3. 自動化加速資料交換館際合作
  4. 強化參考諮詢服務
  5. 推廣活動須精緻化、宣傳手法宣翻新
  6. 輔導體制再落實

建議:

  1. 社會教育館的虛級化
  2. 福建省社教館附設圖書館的再定位
  3. 高雄市三機構多軌經營制度的調整

參考書目

  1. 林文睿, 「公共圖書館」, 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圖書館年鑑》(台北 : 國家圖書館編印, 2000年, 頁 141-165

  2. 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 台北 : 中國圖書館學會, 2000年, http://lac.ncl.edu.tw/news/white3.htm; 有關公共圖書館的部份

  3. 文化中心(局)的設立與改制, http://www.ptl.edu.tw/intro/member/900425.html 

  4. 周彥文, "略論中國歷代圖書館的型態,"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26(4): 364 -- 385 (1989)

  5. 中國大陸的公共圖書館 (一九四九--一九八一) 楊魯霞 東亞季刊 14:1 71.07 92-111

  6. 臺灣的公共圖書館事業簡介 盧荷生 圖書館學刊(輔大) 23 83.06 5-10

  7. 四十年來的公共圖書館 林文睿  24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51 82.12 33-38

  8. 海峽兩岸公共圖書館事業之發展與回顧 林巧敏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訊 14 82.10 1-8

  9. 臺灣省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方向 賴文權 社教資料雜誌 166 81.05 1-3

  10. 臺灣公共圖書館發展史 1901-1949 莊麗蘭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28:1 79.09 87-130

  11. 臺灣地區私立公共圖書館發展現況 劉春銀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 7:4 79.06 8-14

  12. 臺灣的私立公共圖書館 莊麗蘭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7:4 79.06 23-41

  13. 日據時期(1895-1945) 臺灣區公共圖書館事業之研究 曾�賢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24:2 75.12 185-205; 24:3 76.03 284-309; 24:4 76.06 410-440

  14. 林淑婷, "臺灣地區鄉鎮圖書館發展概述",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7卷3期(民89.03) 頁1-8
  15. 林莊生, "圖書館時代與二二八" 自立晚報 19版本土副刊 (1992.9.7)

  16. 廖又生, 臺灣地區公共圖書館經營管理現況調查研究 (臺北 :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民85) 3 冊

  17. 黃秀梅,"臺灣省公共圖書館建設工作報告",書苑季刊 39:81-90 (民87年12月)

  18. 林美齡,"臺灣省政府贈書鄉鎮圖書館工作回顧",書苑季刊 39:35-44 (民87年12月)


訪查

  1. 台北市立圖書館有多少分館? 民眾閱覽室?
  2. 高雄市立圖書館有多少分館? 民眾閱覽室?
  3. 各縣市及鄉鎮各有多少圖書館?
  4. 有那些私立的公共圖書館?

 

毛慶禎
臺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
Tel: 02 29031111 ext 2334, 3244(研究室) - Fax: 02 29017405
E-mail: mao@blue.lins.fju.edu.tw
http://www.lins.fju.edu.tw/~mao/pl/twpl.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