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的三大革命
- 語言
- 文字
- 書寫工具
- 記載媒體
- 印刷
- 打字機
- 油印機
- 電話
- 錄音機、錄影機
- 影印機
- 網際網路
- 電子郵件 - BBS、NEWS
- 數位格式
- 學術出版
語言始於數十萬年前, 語言是以呼吸器官發聲為基礎, 用來傳遞資訊的符號系統, 是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溝通工具。印度婆羅門教的經典_吠陀_, 將語言視為母牛, 而呼吸是公牛, 語言與呼吸產生人心。
數百萬目前世界已知語言達到7327種,只有2000多種語言有書面文字,大部分語言使用人數很少,有逐漸滅絕的趨勢,語言逐漸向各個國家的主體語
言靠
攏。使用少數語言的人群一般都是雙語人群,因為語言是交流工具,如果沒有相當數量的交流人群,這種語言只能消亡。隨著世界資訊傳播速度加快,世界變得越來
越小,各種語言大量吸收外來辭彙、語法,世界語言趨同的趨勢越來越強。
數萬人前, 人類發明文字。
文字是人類用來交際的符號系統,是紀錄語言的書寫形式,一般認為,文字是文明社會產生的標誌。文字在發展早期都是圖畫形式的表意文字,發展到後期都
成為記錄語音的表音文字。
文字讓意念獨立於講者及聽者之外, 左腦前葉的Exner's area (EXA)掌管書寫及閱讀, 倘若此區域受傷,
則發生一種以不能閱讀為特徵的學習障礙, 稱為失讀症(Dyslexia)。
語言是同步溝通的工具, 文字具有非同步溝通的能力。文字可以多人重覆地閱讀, 但同一時間, 祗能被一個人閱讀, 語言可以對多人同時講述。
文字的記載及傳播受限於工具, 而不是生物本能。
寫字慢於說話的速度, 不過, 藉著打字機及電腦, 可以把寫字速度提昇至說話的速度, 甚至更快。
語言和文字, 有時無法相通。
1b1.書寫工具
1b2.記載媒體
1c. 印刷
活字印刷術是北宋慶曆年間(1041-1048), 由平民畢昇發明的。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述了他發明泥活字印刷及工藝過程: 用膠泥刻印,
每字一印, 用火燒煆, 使其陶化而變得堅硬。
德國人約翰.古騰堡(Johann Gutenberg)於1440年發明活字印刷, 傳播大師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於1960年代的名著古騰堡星系(Gutenberg Galaxy)稱活版印刷術所造成的影響, 就像宇宙間爆開無數的星球,
讓資訊超越口語傳播及手寫文化的限制。
文字可以快速廣泛的散布, 傳播起了量的變化。
1c1. 打字機
鍵盤非常悠久, 早在1714年, 就開始相繼有英、美、法、意、瑞士等國家的人發明了各種形式的打字機,
最早的鍵盤就是那個時候用在那些技術還不成熟的打字機上的。直到1868年,
有打字機之父之名的美國人克裏斯托夫‧拉森‧肖爾斯(Christopher Latham Sholes)獲得打字機模型專利, 並取得經營權經營,
又於幾年後設計出現代打字機的實用形式和首次規范了鍵盤, 即現在的“QWERTY”鍵盤。
為什麼要將鍵盤規範成現在這樣的“QWERTY”鍵盤按鍵佈局呢? 這是因為最初, 打字機的鍵盤是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
而打字機是全機械結構的打字工具, 因此如果打字速度過快, 某些鍵的組合很容易出現卡鍵問題, 於是肖爾斯發明了QWERTY鍵盤佈局,
他將最常用的幾個字母安置在相反方向, 最大限度放慢敲鍵速度以避免卡鍵。肖爾斯在1868年申請專利,
1873年使用此佈局的第一台商用打字機成功投放市場。這就是為什麼有今天鍵盤的排列方式。
QWERTY的鍵盤按鍵佈局方式非常沒效率。比如:大多數打字員慣用右手, 但使用QWERTY鍵盤,
左手卻負擔了57%的工作。兩小指及左無名指是
最沒力氣的指頭, 卻頻頻要使用它們。排在中列的字母, 其使用率僅佔整個打字工作的30%左右, 因此, 為了打一個字, 時常要上上下下移動指頭。
1888年全美舉行打字公開比賽, 法院速記員馬加林按照明確的指法分工展示了他的盲打技術, 錯誤只有萬分之三, 使在場人驚訝不已, 據記載馬加林的獎金是500美元, 從這以後很多人效倣這種盲打, 在美國也開始有了專門培養打字員的學校。
由於盲打技術的出現, 使得擊鍵速度足以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 然而在60年後(1934年),
華盛頓一個叫德沃拉克(Dvorak)的人為使左右手能交替
擊打更多的單詞, 發明了一種新的排列方法, 這個鍵盤可縮短訓練周期一半的2時間,
平均速度提高35%。DVORAK鍵盤佈局原則是:1、儘量左右手交替擊
打, 避免單手連擊;2、越排擊鍵平均移動距離最小;3、排在導鍵位置應是最常用的字母
。
比DVORAK鍵盤更加合理、高效的是理連‧莫爾特(Lillian Malt)發明的MALT鍵盤。它改變了原本交錯的字鍵行列, 並使拇指得到更多使用、使“後退鍵”(Backspace)及其他原本遠離鍵盤中心的鍵更容 易觸到。但MALT鍵盤需要特別的硬體才能裝設到電腦上, 所以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到了20世紀中期, 鍵盤又多了一個用武之地--作為電腦的基本輸入設備。另一方面, 至今,
“QWERTY”鍵盤仍然是使用的最多的鍵盤佈局方式, 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劣勢產品戰勝優勢產品”的例子。
1c2. 油印機
1c3. 電話
1c4. 錄音機、錄影機
1c5. 傳真機、影印機
Unit card
不能吃東西
學術出版不同於商業出版。
商業出版針對社會大眾, 以販售為原則; 學術出版針對學科領域內的特定人士, 以散布為目標。
商業出版的作者要收費讀者願付費, 有資訊素養的人, 都可以撰寫及閱讀。
學術出版的閱讀人口少, 但數量可不少。Thomas ISI收錄13,719種學刊。它們有幾項特性:
學術的結構是這樣的:
不祗是對學者本人的生涯發展有影響, 更期望對人類的知識能有貢獻, 不祗是被注意到, 而且被繼續研究, 進而形成學派。
在古騰堡時代, 祗能和出版社進行浮士德式交易, 把著作權交給出版社, 換取前述的期許, 從出版社的觀點來看, 也很合理,
在這麼小的市場上, 求取生存, 的確不易。
您得自由: